常常聽到斜槓2個字,但斜槓的意思到底是什麼?什麼樣的人適合開啟斜槓人生呢?其實斜槓人生並不單單是指:兼職副業、擁有第二份收入,它同時也是一種對生活態度的體現跟行為。
斜槓這個詞從誕生到現在歷經了15年,2022年的現在,斜槓人生其實已經成為一部分人的常態,甚至可以說擁有「斜槓」這個頭銜的人就充斥在你的周圍(尤其在12-27歲間更為盛行),你可能會好奇,斜槓人生究竟有什麼秘密,能夠讓那麼多人放下穩定的工作、趨之若鶩?
一、「斜槓」到底是什麼意思?
「斜槓(Slash)」這個詞的由來其實滿有趣的,它出自於美國紐約專欄作家瑪希‧艾波赫(Marci Alboher)在一本著作《雙重職業》(One Person/ Multiple Careers)中所提出,是在描述當時年輕人的工作越來越多樣化、很多時候一個人身上並不只有一個身分。
在被詢問到「你從事什麼工作呢?」有時候會難以準確回答,所以乾脆用符號「/」來表示。這樣看起來可能還是有點不理解,我們可以舉個例子:如果你是位廚師,同時也是位藝人,那你在呈現職業時就會像這樣「廚師 / 藝人」,如果你同時是老師、作家、歌手,那就是「老師 / 作家 / 歌手」。簡單來說,斜槓代表的意思就是:「不只擁有一種身份」的人。
二、「斜槓」跟「兼職」的差異是什麼?

那麼,如果都是擁有2種不同的工作,那斜槓跟兼職的差別在哪裡呢?這是個滿好玩的問題,其實就像開頭說到的,斜槓這個詞在最初並不只是代表工作,它同時也是一種對生活抱持的豐富、多元性、開放的態度。它並不是一開始就以金錢為目的,而是更偏向於找到一種喜歡的生活步調跟工作型態,並且把他們融合在一起,讓生命變得更加完整深刻,收入反而變成在從事斜槓時的附加價值。
這邊也分享一些把斜槓人生經營得有聲有色的人…知名Youtuber「蒼藍鴿的醫學天地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,他本身是一名醫生,但同時因為興趣的關係也開設了Youtube頻道,很好的達成了工作與興趣間的平衡。又或者是像「啟程教育學院」的Jerry老師,他本業是工程師,但因為對房地產感興趣,所以開始寫部落格開啟了斜槓人生,甚至做到後來還慢慢發展出其他副業。類似於以上這2個情況的例子也還有很多,並且這就是斜槓人生的標準體現!兼職與斜槓最大的差異其實就是「出發點」,一個是以金錢為目的,另一個是以興趣為起點。
■延伸閱讀|2023副業推薦|10種副業分享,讓你找到最適合的低成本副業工作!
斜槓人生擁有什麼魅力?
雖然「斜槓」一詞最初是以興趣為出發點,然而,隨著人們生活型態的改變,愈來愈多人選擇開啟斜槓人生的原因,是同時以「興趣」及「獲取收入」為目的。為什麼愈來愈多人選擇斜槓人生呢?比起一份正職,斜槓人生具有更多的多元性及豐富度,能夠將生活變得更加完整立體,同時具備了3大特性:

自主性
可以自己分配生活與工作的比例,利用自己空閒的時間來經營斜槓人生,不需要被制式化的綁定時間與空間。舉例來說:今天你的上班時間是晚上11點到早上7點,你希望每天可以執行斜槓計劃2個小時,其他時間用來休息,或是每天空閒的時間長度不一的情況下,也可以根據當天的安排來分配時間,這也是斜槓的一大特性。
高彈性
方便隨時因應突發狀況或安排,假設今天突然有不可抗力的事件發生,讓你當天沒辦法工作,如果是一般正常上班情況就只能請假,也等於當天的薪水就無法拿到,但是斜槓的優點就在如果商業模式打造完畢後,即便有一天因為緊急的情況沒辦法工作,也不會影響到自己的收入,因為已經變成一份穩定的被動收入,不會因為臨時狀況影響商業模式的運作。
多元性
不被職業限制,一個人可以擁有多重身分。你可以在很多不同的興趣專長裡都發展屬於自己的斜槓人生,而且沒有最高上限,只要有時間、精力,以及不同的興趣,每個人都有無限的可能性, 你可以利用中午的時間經營部落格、晚上的時間當駐唱歌手,這也是斜槓人生很重要的一個特性—多元性。
跟傳統的正職工作做對比,斜槓人生無疑開啟了人生更多的選擇,在兼具興趣發展的同時,又能夠把選擇權從職場中拿回來,由自己掌握未來的人生軌跡。能夠自由選擇生活型態、工作地點、工作內容及時長,就是斜槓人生的終極目標。
為什麼你應該開啟斜槓人生?

其實關於開始斜槓人生的原因,可以從感性、理性2個層面來看,從感性層面就像前幾年風靡市場的《斜槓青年》一書中所說:人一輩子最可怕的不是死亡,而是當死亡來臨時,你突然發現你從未用你想要的方式活著。或許我們生活在世界上總有一些約束、也總是要有收入、要賺錢,但當你有餘力時,哪怕只是一小段時間,還是要撥出一點時間做一些會讓自己快樂、並且感興趣的事,無論結果如何,至少你會在體驗斜槓人生的過程中發現以前從未想過的可能。
而以理性層面來說,斜槓人生在幫助自己創造興趣的同時,還能夠建立額外的收入,成為注重生活品質的現代人最重視的論點。在許多人的本職收入受到影響、面臨經濟壓力的情況下,這時若能以興趣為導向發展額外的收入來源,不只能夠緩解對於低薪、經濟上的焦慮,也能多一重保障。興趣同時成為收入來源,是現代人對「斜槓人生」的重新演繹,也成為時下最夯的人生選擇。開啟斜槓人生已經變成一種常態,無論從興趣出發還是有更長遠的思考,你都應該著手進行
斜槓人生適合誰?
這樣聽起來,究竟誰適合斜槓人生呢?說實話,斜槓人生是「人人都可以開始」的,並沒有特殊的限制或是要求,你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以及合適的管道來選擇(不一定要透過網路,你可以找一個你認為最簡單的方式)。雖然大家都可以開始斜槓收入,不過如果你有以下特質,那斜槓人生或許會特別適合你!
- 對某件本業外的事物很感興趣
- 想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、更多元
- 想要擁有額外收入、甚至是能賺到被動收入
即使你沒有充裕的時間,斜槓人生強調的就是彈性、多元、興趣,你可以依照你自己的時間分配斜槓的比重,不用擔心會影響到本業狀態。如果你符合任何一個條件:有行動力、有本業外興趣、想賺到額外收入的人,那斜槓人生會非常適合你。
三、開始斜槓人生前要具備的4項思維
那麼,經營斜槓人生有沒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呢?
當然有!以下就整理了四大在經營斜槓事業、開啟斜槓人生前需要具備的正確思維,避免你對斜槓人生產生誤解:
斜槓人生思維1|想清楚你開始斜槓人生的目的
什麼意思呢?如上述所說,現代人會想要開啟斜槓人生,通常是有兩種初衷:
- 有一個非常喜歡的興趣愛好
- 想要增加收入

以此為基準,我們歸納出現代人的斜槓人生,通常會有這些特性:
斜槓是興趣不是負擔
保持初衷!做這件事對你而言應該要是快樂>壓力。因為斜槓的出發點就是:充實自己,以這個目標去做學習及創新,讓自己的生活不只有上班這件事情、生命也有更多的可能性,因此斜槓人生的心態一定是自己願意花額外時間去執行,不會是一想到就覺得牴觸的心情,舉例來說:你下班後的興趣是做蛋糕,也希望自己做的蛋糕有更多人可以品嚐,因此開設了購買蛋糕的線上連結,讓自己做的蛋糕被更多人知道,最後創立了屬於自己的蛋糕品牌,這就是斜槓人生的一種特性展現。
專注在「自己」身上
比起產出別人想看到的東西,分享「你」喜歡並認同的東西才是主軸。這也是因為斜槓的意義不是迎合大眾市場,而是發現自己真正的興趣、發揮自己的喜好,從個人出發的興趣經營,最後才是找到斜槓的商業模式,並且持續經營賺取被動收入。舉例來說:你對於設計衣服有自己的想法,雖然不是主流審美的款式,但因為有獨特的設計,所以吸引了知名廠商請你設計服裝品牌,也因此打造了自己的斜槓收入。
做「能被累積」的事情
作品或是文章都好,你的東西最好是可以被保存並且長期累積的事物。不僅僅只是為了累積自己的作品數量、擁有自己的作品集,也是為了讓這些作品可以「持續變現」,當你的作品或文章產出後,就可以申請聯盟行銷打造自己的被動收入,也可以替自己的斜槓人生創造一條賺錢的道路,如果想知道聯盟行銷要如何變現的話,可以參考這篇文章:
■延伸閱讀|聯盟行銷是什麼?【新手入門全攻略】10分鐘帶你了解聯盟行銷!
付出要能夠獲得收入
即使收入不高,只要是能夠維持的興趣,都可以勇於嘗試!而且不要害怕失敗,因為每一次失敗都可以促使自己成長,所以在斜槓的思維中,錢不是最重要的問題,但是有源源不絕的動力才能推動自己不斷往前進,而收入就是其中的一項動力來源,讓你可以在斜槓的過程中,透過收入來增加成就感、維持興趣,這也是為什麼付出要能夠獲得收入會是斜槓特性之一。
要願意花費時間
需要獲得收入,那勢必要花相對應的時間及精力,不要嫌累。要有收穫之前一定要有付出,在開啟斜槓人生之前,要先好好的鑽研你的興趣,使興趣變成一項技能、一種專業,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,但是可以保持一個積極正向的觀念:把興趣變成自己的收入來源,這樣一來就會更有動力花費時間充實自己的興趣,畢竟時間就是金錢,現在花時間是為了未來獲得收入。
對於渠道要精挑細選
隨著主題不同,須考量哪些渠道比較容易獲利,了解各渠道的商業模式。舉例來說:如果選擇部落格平台曝光就可以了解聯盟行銷的商業模式、選擇影音平台曝光就可以了解相對應的廣告獲利方法,或是業配的渠道有哪些,斜槓的特性就是在於渠道有很多樣化,你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渠道去進行,但是在進入渠道之前一定要先比較整理,並且統整出各個渠道的優缺點,最後完成自己的斜槓人生。

初衷會影響你在斜槓人生中下的每個決定,並成為你判斷是否要堅持下去的標準。為什麼呢?因為初衷可以當作是自己往前的動力,讓你在斜槓人生的路上提醒自己想要的是什麼?以及自己要發展斜槓的原因是什麼?相信在斜槓的路上一定會有迷茫的時候,這時候就要用自己的初衷來推動自己繼續向前走。
斜槓人生思維2|斜槓從來都沒有分年齡
通常會有這個誤解是因為斜槓兩個字經常跟青年連在一起,大家掛在嘴上的也都是「斜槓青年」,所以就導致許多人認為斜槓是年輕人在做的事。但其實,斜槓從來就不是年輕人的專利!會這樣稱呼是因為在《不能只打一份工︰多重壓力下的職場求生術》一書中,作者提出了他所觀察到的社會趨勢。

不過當初的趨勢擺到現在,斜槓人生早就成為不分年齡層都可以擁有的生活了,無論你是…
- 學生
- 家庭主婦
- 上班族
- 老闆
- 更多其他不同職業…
任何一個群體,只要你找到一項值得你付出時間經營的事物,那就隨時可以開啟你的斜槓人生!斜槓人生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,而任何年齡層的人都有選擇生活型態的權利。
斜槓人生思維3|找出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物
你可能會想,這種看似理所當然的話為什麼要特別說?其實這句話要表達的重點在於「真正」感興趣(斜槓項目絕對不是越多越好)。就像剛剛提到的,因為斜槓人生大家都可以開始,而且成本又很低,基本上可以說是沒什麼風險,所以許多人就會在搞不清楚自己真正興趣的狀況下投入時間跟心力,最後完全白忙一場。這個問題就是出在「3分鐘熱度」。我們經常在不確定自己真正興趣的狀態下一頭栽入,雖然不會付出金錢成本,但最後就會發現你白花了心力、時間,跟一些無形的成本,以下也提供2個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的小撇步給大家:
當興趣產生了,先觀察21天
人的習慣是21天養成的,而你也可以透過21天的時間,觀察新冒頭的興趣有沒有消退的跡象,這樣做可以有效避免類似於衝動購物的心態發生。如果21天的時間你對於這項興趣的熱衷程度都沒有消散的話,就可以開始進行這項興趣的深度培養!但是21天只是開始的門檻,還是需要想像自己是否能夠一直堅持這項興趣,並且發現、發展這項興趣的更多可能性。
先針對這項興趣列出執行方案
你可以根據興趣先去蒐集一些相關資料,並且思考「當這個興趣變成我的斜槓人生」,我要怎麼去規劃進行?像這樣在計畫的過程中不僅能幫助你完整思考,還可以預防你在執行的過程中遇到沒想過的問題,一一的排解這些在斜槓的過程中會遇到的事情,千萬不要讓衝動主導你的斜槓人生,否則只會是做白工。
斜槓人生思維4|懂得管理、分配本業與斜槓的時間
首先,你要先認知到「斜槓」這件事,在一開始基本上是與本業同時並行的,你依然會有一個相較之下穩定、主要的收入來源,也因為有這個收入來源,才能支撐你開始進行斜槓人生(當然做到後期副業變主業的話就另當別論)。

所以在你的斜槓收入可以cover、甚至取代本業收入前,不要因小失大,把過多的心力跟時間放在斜槓上面,否則在這種繁忙並且變動的環境中,最後很有可能會兩者都失去!以下提供2個切分方式,幫助你在分配時間比重時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狀況的:
用下班、休假時間經營斜槓人生
這是最簡單直接的方式,如果你的本業工作比較固定,那麼就跟自己約定每天回家固定撥出多長的時間進行這件事,時間一到就結束、不要留戀,這樣就可以在維持正常生活作息的情況下,持續並穩定的經營斜槓人生。舉例來說:上班時間是朝九晚五,就可以利用自己晚上睡覺前20點到22點的時間來撰寫部落格,每天用固定的時間慢慢累積,雖然這樣一來斜槓人生需要更長的發酵期,但是對你來說會更穩定踏實。
用零碎的時間經營斜槓人生
假設你的本業工作是比較不穩定的,或者可以利用的時間真的不多,那也沒關係!你只需要將待辦事項細分,並且確保在執行時的專注度,那即使是零碎的時間也可以被妥善運用。不管你是哪種生活型態,都一定可以找到本業跟斜槓之間的平衡點,在上手、做出成績後,這些都是可以根據情況做調整的,重點是別讓自己蠟燭兩頭燒、最後得不償失。斜槓人生本來就是可以彈性調整的,列出時間只是為了幫助我們持續推動事情的發生。
四、斜槓人生|即使初衷不同,目的也會相同
不管你開始斜槓人生的初衷是什麼,其實我們都只有一個目的,那就是:擁有對生活的選擇權,有些人想賺更多錢、擁有額外收入;有些人想在本業之外把興趣分享出去、得到認可。無論是哪一種,我們都只是想脫離在職場上一眼望到頭、固定不變的人生,去開創更多的可能性與選擇,就像啟程教育學院的理念:「幫助每個人找回人生的選擇權」。
分析|斜槓人生的優缺點
最後,關於斜槓人生有幾個大家比較好奇、常見的猶豫,以下整理了斜槓人生的優缺點幫助你快速思考:

優點:
- 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(至少嘗試過不留遺憾)
- 最低門檻的賺錢型態(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開始)
- 讓自己多一份保障(多一份的收入來源)
- 更彈性的工作時間(斜槓成熟後可以開始重新分配收入比重)
- 掌握被動收入(長期經營有很大的機會可以建立起專屬的商業模式)
缺點:
- 一不小心就會讓自己壓力劇增(時間如果沒有分配好容易兩頭空)
- 個人要為所有的結果負責(你就是自己的老闆,所有的成敗都在你一個人身上)
你可以運用上述簡易的分析,當作你是否開始從事斜槓人生的依據之一,並決定下一步要採取的行動。
斜槓人生不是一種趨勢,它已經是一種快速發展中的現象。它的確可以為我們帶來更多元的生活、更豐富的收入,但還是要提醒你不要將斜槓人生過於理想化,不管是被動收入、額外收入、粉絲流量,這些都是需要付出心力及時間經營的,絕對不是一蹴可幾。文章的最後,送給大家《斜槓青年》中的一句話:不同的信念會導致不同的解釋,不同的選擇構成了不同的人生,希望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,也祝福你能夠做出不後悔的選擇、開啟你的斜槓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