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TF指數基金是什麼?為何前幾年市場開始流行這個名詞?
投資ETF指數基金有什麼好處?
新手適合投資ETF指數基金嗎?
ETF是Exchange Traded Funds的簡稱,直接翻譯是「交易所交易基金」,台灣則翻譯「指數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」。
由於絕大部分的ETF都是屬於指數基金,因此又有人把投資ETF與投資指數基金畫上等號。
投資ETF指數基金就像抱大腿
什麼是ETF指數基金?
其實我們常常聽到的道瓊指數、標準普爾、0050等,都是指數基金的一種,或乾脆簡稱「指數」。
常見的指數如下:
- 0050:又稱台灣50,全名是「元大台灣卓越50證券投資信託基金」,為台灣第一檔ETF,整合了台灣市值前50大企業,是台灣投資交易量最大的ETF。
- 道瓊工業指數:縮寫為DJIA,整合美國市值前30大的企業。以前多與工業相關,現在這個名稱以紀念意義居多。像是迪士尼、美國運通、3M、蘋果等都包括在道瓊工業指數內,是美國投資交易量最大的ETF指數基金。
- 納斯達克100指數:縮寫是NASDAQ 100,整合美國納斯達克100支最大型本土及國際企業。不包含金融類,並以高成長的科技股為主要組成。
- 標準普爾500指數:縮寫是S&P 500,整合了美國市值前500大企業,是美國第二大投資交易量的ETF,因企業更多,風險更分散。

上列的各項指數中,所謂前N大企業,是以市值為基礎標準。
也就是說,假設台X電今年在0050內,表示它是台灣市值前50名的企業,如果明年他的市值不在台灣前50名內,就會被排除於0050之外。
簡單來說,投資ETF指數基金就像抱大腿,由於投資標的全是市值前N名的企業,投資人可以在這個範圍內分配不同的投資比例以分散風險,又因為獲利的可能性比較高,又常被視為懶人的投資標的之一。
投資ETF指數基金到底有什麼好處?
我們把投資個股、投資共同基金、投資ETF指數基金,用主動性和被動性來劃分,它們的型態可以用旅行來舉例:
- 投資個股:相當於自助旅行,投資人必須自己做功課、自己辦所有手續、盈虧自負、苦樂參半。是主動性最高、自由度也最高的投資。
- 投資共同基金:相當於跟團旅行,上車睡覺下車尿尿,導遊帶得好就好玩,導遊帶不好就不好玩。是最被動的投資,投資人除了慎選基金,幾乎只能相信操盤手的功力。
- 投資ETF:相當於名勝旅遊,在全世界票選出最好玩、最美麗的前N大旅遊景點,然後揪團一起去,不用導遊帶團。它的自由度介於兩者之間,且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品質保證。
投資ETF指數基金保證獲利嗎?
No、No、No,這麼樂天就糟糕了。

繼續用旅遊來當舉例。
最近海洋污染非常嚴重,以前跟海灘有關的名勝景點,可能因為人類製造的垃圾太多,從優美的海灘變成滿是垃圾的海灘。
北極熊活活餓死、海龜被塑膠袋勒死、就連鯨魚都因為吃進大量塑料而死。
大環境的變動,像是景氣循環、民眾對執政黨的觀感等,也會造成ETF劇烈動盪。
金融海嘯期間,ETF指數基金下跌28%;就拿2018年來說,ETF狂跌43%。
有時,某些事件、變動或政策的影響過於巨大,在環境的巨浪前,市值再大的企業也不一定能站得住腳;就像最近疫情波動,無論投資股市還是投資ETF,都脫離不了慘跌的過程。。
由於投資ETF指數基金的標的物,都有相當程度的獲利能力。如果這些前N大的上市公司如果都虧損,表示景氣真的相當惡劣。
總結
因此,在正常的景氣條件下,投資ETF常被視為穩定獲利的投資工具,是投資新手可以好好研究的主題。
當然,投資ETF指數基金,除了大環境得變遷外,也還有其他潛在風險。
我們會在之後的文章一一探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