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投資,是人生的選修?還是必修?
在父母的時代,學投資可當作是選修課,但在現在,投資卻是一門扎扎實實的必修課!
對有資產的人來說,投資是讓資產增值並傳承的重要手段,
對上班族來說,學投資能管理好個人財務情況,並讓它倍增!
現在人人都可以透過手機,進行投資。投資已成為一種必備能力,讓你更好應對生活的挑戰。
你是否曾在廣告聽到:
「投資有賺有賠,申購前請詳閱公開說明書。」
既然有賠錢的風險,為什麼還要投資?難道放銀行不行嗎?
或是靠自己努力工作,好好賺錢不行嗎?
如果在20年前的台灣,其實是一個很好的選項。
現在情況是:「台灣上班族的薪水,已經凍漲了15年」
只要你不是高科技產業,或專業人士,薪資天花板一眼過去、清清楚楚。
如果你還不懂投資,或是用不正確方式投資,
在閱讀文章的當下,你就正在經歷「慢性變窮」的過程!
你為何「一定要懂」投資理財?
從整體角度,來看投資理財
投資和理財,嚴格說起來是兩件事!但就新手來說我們可以先簡單來看待。
臺灣經濟發展有一個很奇特的現象,就是實質GDP(即實質產出)持續成長,但實質薪資卻停滯不前。
上班族會直覺怪老闆賺很多,但都不分給勞工,當然可能也有少數企業就是這樣子做。但是,根據數據分析會發現:慢性變窮的主因,實際上跟臺灣的貿易條件持續變差息息相關。換句話說,就是出口商品的價格下滑,但進口商品的價格卻上漲。
加上台灣產業的結構,太依賴出口與少數產業,更加雪上加霜。像是:出口地區太依賴中國、出口項目太依賴半導體、資訊通訊等產業。
另外,身為經濟起飛市場的紅利期已經過去,要白手起家或是當老闆做生意賺大錢的機會越來越少,市場的各塊大餅早早被劃分。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詐騙陷阱。

全球從高利率時代,到現在的低利率時代,已經展現完全不同的面貌。白話來說,30年前你把錢放銀行定存都有9-10%的高利率,風險幾乎為0,加上沒有誇張的通貨膨脹。你完全可以努力工作,然後把錢存到銀行,根本不用另外搞什麼投資,就能安安穩穩到退休。
但是,現在台灣銀行定存的利率低到只剩下0.6%左右,而且通貨膨脹的速度以每年2-4%升高。如果你只是努力工作賺錢,沒有做任何投資。
當然,你一樣可以領到銀行的利息,但實際上同樣的錢,你可以買到的東西卻是越來越少。例如:20年前你買雞排只要45元,但是現在一片雞排動不動就要80、90元。如果你拿出45元,你只買得到半塊雞排。
從個人角度,來看投資理財
台灣人從小被教育要好好讀書,出社會找份好工作。這是父母一輩人的生活經驗與生涯策略。放在當時其實是實用的,但是放到現在卻不一定適用。
不知道你是否有看過工作收入線和生活支出線的圖,看過之後你就會發現,扣除從出生到就業的20到30年,以及退休到死亡的20到30年,我們有效的工作年限,其實只有40年左右,卻要賺夠一輩子要用的錢。
如果你都不知道要做投資理財,當你退休開始,你會發現活得越久,手上的錢越不夠花、活得越沒尊嚴、生活品質越低。

我們把就業到退休,最有工作效率的40年,用一家四口會遇到的花費來做簡單的概算,除了每月固定的伙食費、水電瓦斯費,你會發現還需要以下「六大筆錢」:
- 第一筆:結婚(大約要70萬 )
不用特別豪華的標準來看,只用一般婚禮的規格:聘金紅包10萬、喜餅喜帖12萬、拍婚紗5萬、戒指7萬、西裝禮服4萬、新秘主持1萬5、拍照攝影1萬5、餐桌宴客15萬、佈置場地4萬、蜜月旅行10萬,加總起來70萬。
- 第二筆:孩子兩人養到大學(大約要900萬)
懷孕生產坐月子20萬、嬰幼用品托嬰90萬、國中小安親才藝班160萬、高中補習費70萬、大學住宿生活學費都你出的話要110萬,每個孩子要花個450萬跑不掉。
- 第三筆:房子四人住(大約要1000萬)
上面的費用明顯不是住在雙北的價格,如果你要在台北市或新北市買房子,大約要準備個1500到3000萬才夠。而且大多人都不是全額買房,還要背上30年房貸的壓力。
- 第四筆:車子(大約要880萬)
假設你買60萬的國產車就好,為了安全每10年換一台,40年共要240萬。
加上每年保養維修換輪胎2萬、牌照稅與燃料稅2萬5、停車費5萬、保險1萬5、油錢4萬、雜支(罰單、過路費、洗車、臨停等)1萬,40年共要640萬,加總起來買車與養車880萬也跑不掉。
- 第五筆:娛樂休閒一家四口(大約要400萬)
假設前20年你因為孩子小、本身忙工作事業,所以不常出國,每年都花在看電影、出遊、吃大餐為主12萬,20年共要240萬。後20年你們夫妻兩人,每年都只出國一次8萬,20年共要160萬。
- 第六筆:夫妻兩人退休費(大約要1080萬)
假設你們夫妻兩人65歲退休,活到平均壽命80歲,算上每年2-4%的通貨膨脹,每人每月準備個3萬元,總共要準備1080萬。
但因為通貨膨脹,到時候的3萬元可能只等於現在的2萬元,這樣只是維持還過得去的生活品質。
六大筆錢,加總要4330萬,再算上一家四口的伙食費與水電瓦斯每月2萬,40年共960萬。我們只是維持一般般的生活品質,竟然要賺夠5280萬才夠!現在,你還覺得投資,跟自己沒有一丁點關係嗎?
偏偏理財這件事,卻是台灣教育最缺乏的一個部分!父母不懂、學校沒教,出社會太忙被忽略。讓很多人都分不清楚「投資」與「投機」兩者的差別。以為自己有在投資,卻不知道是用錯方法,當時間無情地流逝,回頭來才發現自己,已經處於無可挽回的情境當中,到時才後悔莫及。
為什麼要學投資,因為這是這個時代的生存之道。不學習投資,注定貧窮一輩子!雖然你非常努力工作,非常努力養家,但你的努力卻會越來越廉價。
不過,沒有關係!我們有聽到你的聲音,因此特別寫一系列的投資理財文章,給予更多人正確的觀念與學習方向。並且啟程教育學院,特別跟真正有實戰經驗,經過市場長年考驗的投資理財老師們合作,推出免費的直播課:全方位理財投資|李紹鋒老師、期貨交易|李偉仁老師、外匯操作|陳昱璋老師。讓你把投資的必修學分,漂亮輕鬆地補齊!
要如何投資理財?6大觀念:教你踏出第一步!

觀念一:基本面、技術面,都要嘗試過「最負責」
投資新手會去思考:「技術分析、基本分析,我應該選哪個學比較好?」其實會建議你都要嘗試過。因為你有自己的投資個性,而分析方法都各有優缺點,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完全被取代。
即使你覺得技術分析超級好用、簡直100分,但總會有人不喜歡用、甚至覺得超級難用。最好的解法就是你都嘗試過,知道兩種分析方法背後的邏輯,並且會基本的操作,然後依照你的投資個性搭配使用。
基本面分析,就是根據公司的財報資料,針對一家公司做產業情況、經營風險、獲利能力、未來成長空間,以及總體經濟趨勢去做判斷。
通常會採取兩種做法:第一種是找到股價遠低於內含價值的股票,第二種是找到持續成長的股票,然後等到股價漲高後賣掉賺錢。
他的優點在:因為你的研究透徹,會讓你有信心長期持有該公司股票。但是他缺點在:財報有可能做假,而且一季才公佈一次,反應速度慢。當你一定要找到股價遠低內含價值的股票時,你可能買不到股票。
技術面分析,就是透過歷史數據的統計資料,從公司股票的價格、成交量和趨勢圖去做判斷。然後假設類似的歷史數據,很可能會重複發生同樣的結果,並把市場群眾的情緒也考量進去。
常見的技術分析方式,會運用「技術指標」例如:均線、KD、RSI、MACD,然後加上「形態學的概念」例如:波浪理論、W底等等。去假設現在某個樣子的價格走勢圖,與過去相同,因此都是在反映相同的市場群眾情緒,因此很可能會發生重複的結果。
他的優點在:一看圖就可判斷,反應速度快。但他的缺點就是內在邏輯偏弱,過去發生的情況,不一定代表未來必定會發生。加上技術分析的學習更需要時間,與一點天分,對投資新手來說比較困難。
投資的錢是自己的,既然我們知道這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,那我們應該都學習,然後截長補短。不求兩種都學到100分,但至少70分能用。這才是對投資最負責的態度:對自己的錢負責!對自己的選擇負責!
觀念二:習慣看書、看文章,學習「最划算」
什麼是學投資最划算的方法?就是看書、看網路整理過的文章。
現在網路發達,雲端資料庫組成一個跨越時間與空間的智能大腦。很多你想過的、你沒想過的問題,其實都已經有人遇到,並且分享出來,整理成文章。多多善用免費乾貨文章,幫你打下投資理財的良好基礎。
我們再來談談看書這件事。你可以用300元、500元的價格,買到作者20年、30年知識經驗的統整,甚至是洞見,這是一件多麼划算的事!
相較於市場上投資理財的顧問費,一小時就要收你3千元,而且如果你找到的顧問等級高,可能要收你上萬元不等。換句話說,只要你懂得吸收書本的精華,還能幫自己賺到上千元、上萬元的顧問費。

但是,你知道嗎?看一本書,實際上是非常花錢的。假設你看完一本書,平均花了8小時,以2023年調整的最低時薪176元計算,你至少要花1408元。哇!你這樣是不是突然更有概念了。
因此,建議你「挑選值得的好書」不是隨便買書來啃,而且也要練習「如何閱讀理解的技巧」讀書的速度也不要太慢。從你投資的本金中,拿出1萬到2萬元,花上一年讀完30本到50本投資理財的書籍,平均是一週兩週看一本書的速度。
關於投資理財書籍的種類,建議你選擇介紹:現金流與財務自由觀念的、各種投資方法的觀念與技術的。不需要選擇投資學、財務管理等艱深主題式的教科書,因為一般人用不到,這是專門給想要成為投資理財顧問的書。建議你可以從下面書單開始閱讀:
最後,保持獨立思考的習慣,非常重要!千萬不要以為某本書的觀點,就代表真理。因為每個投資方法都有它的優點與缺點,再加上你自己有投資個性,市場也隨時在變化。唯一能做的就是多看幾本書,並在市場中求得證明,隨著用心投入練習,你一定會找出自己的投資之路。
換句話說,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,才能夠讓你在不斷變化的現象中找到答案。自己幫助自己、靠自己賺錢、靠自己選出投資標的、靠自己調整投資策略。財富會緊緊跟隨,真正有財富知識的人!
觀念三:花點錢,找到適合的投資老師「最省力」
「老師」的本意,其實就是一位有經驗、有成果的前輩。市面上的投資老師有兩種:第一種是真心教學的老師,第二種是沒有要真心教學的老師。
第一種老師必定擁有實戰經驗(開後台、有對帳單,能看到真實數據)而且是投資的常勝軍。操盤資金超過千萬,最好是上億台幣。當然,你自己越強大,就越能判斷老師的實力到哪。如果你有幸遇到,可以從他身上學到的東西太多,你投資的成功率一定也比普通人高了幾倍不止,要好好把握住!
第二種老師只是要賣你明牌的老師,他沒有要教學,也不會對自己的分析負責。或是你遇到為了賺取會員費用、平台水錢的老師,簡單來說,就是從會員身上吸金,並不是要教你真功夫去賺市場的錢。
還有一種情況:剛好你身邊找得到1-2位,同樣真心想學投資的「朋友」,定期交換投資的想法。最好你們學習的方法,與投資標的還都不同,例如:有人每月定期定額做存股、有人波段交易做期貨。這樣就不會無腦問對方要買什麼好,而是聚焦在交流投資的觀察與想法。
當然,最省力的做法,就是你花點學費,認真在市場上挑到一位適合你的老師。因為你去上老師的課程,不只讓你少走20年的彎路(用老師的經驗縮短你的學習曲線,直接避開初學者容易本金損失慘重的情況)更讓你同時得到志同道合、真心想學投資的朋友。這不是一舉兩得嘛!
觀念四:直接進場投資,實戰累積經驗「最快速」
什麼是學投資最快的方法?就是直接進入市場。
當然,直接進場,並不是盲目的投資,也是先要做功課的。這裡強調的重點是:就算你在腦海中演練多次,事實上你還是需要進入市場,才能體會成功與失敗的感受,進而學會如何修正策略,賺到錢。
想想小時後,你是怎麼學會騎腳踏車的呢?大概是看別人騎得很開心自己想學,然後可能有人教,或是自己摸索。但最後一定都要親自騎上腳踏車、踩動踏板、不斷跌倒又爬起來,才學會騎車的,對吧?因此,投資也不可能只靠看書、看文章就學會,這都是一樣的道理。

在投資前,你必須確保已經存了一筆「生活備用金」通常都是你3個月到6個月的生活費。單身族大約要10萬到20萬,有家庭的大約要30萬到60萬左右。這是預防臨時要用錢時,不會把投資的錢拿出來,打亂投資的佈局。
並且建議你準備好「6萬到30萬的本金」再來投資。切記!這是需要是扣除生活備用金後,多出來的「閒錢」。因為如果你選擇,像是期貨、選擇權等投資工具,會需要20萬元以上,如果你是要一張張買個股,你會需要10萬元以上的本金。
當然,你也可以選擇存股,每月3千、5千元立刻就開始投資。但是,如果事先準備好「6萬到30萬」的本金,我相信在你準備的過程中,已經多少具備投資態度與知識。可進一步參考:
■ 延伸閱讀|6種小額投資方法:讓小資新手從每月3千、5千開始錢滾錢!
最後,記得替你這筆本金,設定20%的停損點。也就是説,你最多損失1萬2到12萬元就要先停下來。因為當你實際進入市場操作、驗證書上的理論,一定會發現有些方式不適合然後賠錢,這是必然的過程。
但是賠太多代表你的方向偏差太大,需要重新學習。一般來說,你透過修正就會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套投資方法。在20%以內的虧損,你就把它當作是換取寶貴經驗的學費吧!
觀念五:本業努力多賺錢,加大本金「最有效」
問問自己:「當你手上有 2000萬,和手上只有20萬,在投資上的做法,會一樣嗎?」大多人都說不同。前者傾向保守要保護本金,後者傾向冒險的賭徒心態。實際上,不論本金大小,你都要好好保護你的錢。
因為要把20萬變成2000萬,一般人不外乎就是開槓桿,或用上某個高報酬但高風險的投資方法。足足需要1000%的投資報酬率,可是你只要損失50%,你就只剩下10萬元,即使報酬率再高,也只能從這個基礎上做計算。當你可投資的本金太少,複利就是白白浪費時間。
換句話說,當你發現,你在投資上最大問題就是缺少本金,你最先需要做的事,不是想辦法找方法衝高投資報酬率,而是要想辦法多賺錢!
你知道嗎?假設你花六年的時間,讓自己升職加薪、收入翻倍,年報酬換算下來是12%耶!比起很多6%、8%、10%的投資方法更好,而且完全沒有損失本金的風險,是一筆非常划算的買賣。因為在這6年來,你賺到的不只是錢,還賺到能力。
現在市面上太多的書籍、課程,過度強調投資的好處,往往還沒走路前就想要學飛,忘記要持續精進本業!這要特別小心(除非你把投資當成你的本業,這就另當別論。)
學投資的目的很實際:一方面是確保自己不會隨便就落入投資陷阱,讓本金白白丟到水中,二方面,就是減少風險,讓你的報酬率能夠穩定在 5~10%,甚至有往上走的空間。
觀念六:不被投資綁住,懂得享受生活「最愜意」
人滿奇特的。不管是在投資的技術面,還是基本面,都需要花心思學習了解,這本來就是天經地義。可是卻在你進一步搞懂投資的遊戲規則同時,很容易陷入被市場漲跌綁住、常常想盯盤、心情會起伏不定的負面狀態中。
實際上,市場總是波動的,它就像是春夏秋冬的循環,也像是海浪一波一波地襲來。如果你過度關注、放大,就容易產生投資焦慮,直接影響到你的投資決策,並且喪失原本的生活品質。
如果你今天賺到的錢,都可以滿足你所有的需求,那你一定不會說我要再去賺更多的錢,對吧?換句話說,賺錢是一個過程,讓你手上逐漸有足夠的資源,去完成所有你想要做的事,像是:買東西、陪家人、出國玩、提早退休等等。
總之,學投資賺錢,是為了實現人生的目標和夢想,但絕對不是生活的全部。我們必須認清這點,才能在過程中就享受到生活的樂趣。
有沒有「穩賺不賠」的策略?投資方法很重要!
搞清楚投資第一步,該怎麼做之後,我們要來好好來談談「投資的方法」。
你曾經想過嗎?為何需要研究各種投資方法?其實,這是因為我們每個人投資的目標,都是想獲利越高、風險越低,同時希望這樣的情況穩定又持久。你仔細想想,這是不是有點完美得過份?
沒錯,投資是一件牽涉多方因素的事。絕對不可能完美!因此我們需要不同的投資方法來做分析,並承認分析還是會有錯誤的空間,但這樣做可以讓我們,最大程度地達成我們要的目標!
市場上,並沒有一種投資策略,能號稱穩賺不賠(就算有,那也不是多數人能掌握的方式,例如:公司高層的內線消息)但是,你非常有機會找到小賠大賺的方法!長期累積下來,你就能夠賺到錢。換句話說,你只要儘可能避開所有賠錢的投資方法,那你就能無限接近目標。
那要怎麼避開,賠錢的投資方式呢?
其實,這需要你下功夫。要花時間累積投資理財知識,和實際操作的經驗。知識就是力量!你知道越多,你的力量就越大!現在很麻煩,未來就不麻煩。
投資方法分成兩大類:第一類是買賣賺價差,算是短線的投資方法,追求倍數的報酬,像是做期貨當沖、挑選標股。每次買賣都有機會賺個100%、150%或者更多!第二類是價值投資,算是長期投資的方法,追求穩健合理%數的報酬,像是做「存股」平均每年可以賺個5-10%。
投資方法 | 買賣賺價差 | 價值投資 |
---|---|---|
定義 | 透過短期內買進後賣出,利用價格的小幅波動賺取差價。 | 長期持有被低估的資產,認為市場會認清其真實價值,等待價格回升。 |
投資期間 | 短期。可能是幾分鐘、幾小時到幾天。 | 長期。通常是數年到十年,甚至更長。 |
風險性 | 較高。 需要常關注市場動態和價格波動。 | 較低。研究透徹, 相信資產的真實價值會被市場所認可。 |
分析方法 | 主要依賴技術分析, 如價格圖表、技術指標等。 | 主要依賴基本面分析, 如公司財報、產業前景等。 |
資金流動性需求 | 較高。可能需要隨時買賣, 所以資金需要能快速流動。 | 較低。因為是長期持有, 所以不需要經常進行交易。 |
獲利目標 | 追求短期內的小幅利潤,但經常操作。 | 追求長期的穩定成長和大幅獲利。 |
適合人群 | 可忍受高風險, 且喜歡短期交易的投資者。 | 尋求長期穩定回報, 且能夠耐心等待的投資者。 |
這兩大類的投資方法,並沒有哪個比較好。
我們其實鼓勵投資新手,花個2-3年、準備幾十萬本金,同步學習短線投資的方式。因為一方面你可以累績不同的投資經驗值,二方面說不定你其實很適合這種方式。即使失敗,你還保留長期投資的機會。
而長期投資就需要「足夠的本金和時間」。根據投資的72法則,假設你目前手頭上的投資工具,報酬率是5%,那你的本金翻倍就需要14.4年。假設你的報酬率是10%,那你的本金翻倍就需要7.2年。
因此,選擇長期投資的方式,你要有用10年來翻倍的心理準備噢!這樣看來,其實最重要的,還是你一開始的本金夠不夠大,對嗎?

因此,想辦法在本業中賺到更多錢,是你在長期投資中最不能荒廢的事。
但是,如果你的本業很難賺到錢,或是加薪升職的機會渺茫,建議你一定要學習某一種適合自己的短線投資方式,嘗試專心用2-3年賺取更多本金!然後把賺到的本金,投入到你穩健的長期投資組合中,最後翻倍才有感、才有意義。如果你對投資組合、策略,想多了解可閱讀:■ 延伸閱讀|資產配置是什麼?資產配置策略、工具一次看懂,長久獲利!
投資新手該學哪些投資工具?
清楚投資方法後,接下來,你需要的是投資工具!投資商品就像是一個完整的工具箱,你不一定每種工具都要十分精通,當然,你會的工具越多、當然越好。
只是一個人的時間、精力都有限,建議你可以從以下文章做學習,這些已經整理好的知識,能夠替你節省大量的摸索時間。
投資理財入門
■延伸閱讀|2023年最新整理:6種超實用的存錢方法!打造你的有錢體質
■延伸閱讀|2023年:最新10大記帳APP推薦人氣排行榜!
■延伸閱讀|投資新手也能輕鬆做到!幫助你理財規劃的3大技巧
■延伸閱讀|新手投資入門!釐清常見的6大迷思。教你判斷該先買股票?還是基金?
■延伸閱讀|6種小額投資方法:讓小資新手從每月3千、5千開始錢滾錢!
■延伸閱讀|如何分辨安全投資?安全投資的3個思考層面
■延伸閱讀|投資書單精選!投資新手必看的入門投資書
■延伸閱讀|你走在哪一個財富階段?五招讓你提早達成財富自由!
■延伸閱讀|數位帳戶是什麼?數位帳戶3大優缺點&精選推薦,活存利率輕鬆破2%
■延伸閱讀|定存是什麼?如何定存最划算?輕鬆搞懂6種定存小技巧,讓你從1%變成3%!
■延伸閱讀|儲蓄險是什麼?利率怎麼算?最清楚的8大優缺點拆解,一次告訴你!
■延伸閱讀|什麼是金融科技(FinTech)?為什麼金融科技能給投資人創造翻倍的報酬?
■延伸閱讀|「價值投資」秘密全公開!為何年報酬20%的股神巴菲特,都在用價值投資法?
■延伸閱讀|資產配置是什麼?資產配置策略、工具一次看懂,長久獲利!
美股投資入門
■延伸閱讀|美股入門|3分鐘帶你一次搞懂:美股新手如何買美股?選券商、手續費、出入金怎麼做!
■延伸閱讀|【美股開戶懶人包】5個步驟+4間美股券商推薦!讓你第一次美股開戶就上手!
■延伸閱讀|2023年最新比較!海外券商 VS複委託手續費,在美股投資中,你選誰?
■延伸閱讀|美股配息:怎麼領?怎麼算?查詢找哪裡?多久領到股息?通通1次告訴你!
■延伸閱讀|不可錯過!12大美股APP看盤:從交易費到即時報價,帶你一次看懂
■延伸閱讀|你知道今天美股為何大跌嗎?1次剖析所有的關鍵因素!
■延伸閱讀|美股四大指數、美股大盤指數,代表什麼?投資美股,你必須搞懂的必修課!
■延伸閱讀|道瓊指數是什麼?成分股有哪些?1次告訴你!還有道瓊工業指數期貨、價差合約和ETF,該怎麼買
■延伸閱讀|那斯達克指數 是什麼?3分鐘學會,怎麼買!那斯達克指數成分股、成分股權重,及那斯達克ETF
■延伸閱讀|【美股今天有開盤嗎?】2023美股休市日,及美股開盤時間,帶你打開美股投資的大門!
■延伸閱讀|3分鐘了解!美股盤前、盤後交易是什麼?目的特色、優缺點分析、操作教學、美股券商推薦
■延伸閱讀|【美股定期定額】怎麼做?從0到1挑選ETF節省手續費,讓你的小錢變大錢!
■延伸閱讀|美股ETF推薦!2023年【TOP15檔】最熱門ETF,讓你跟新手說掰掰
■延伸閱讀|VOO配息有多少?1次帶你看懂!VOOETF最完整解析:成分股、年化報酬率、投資心得
■延伸閱讀|QQQ成分股,有哪些?QQQETF重點1次看:配息、內扣費用、年化報酬率多少,以及怎麼買!
■延伸閱讀|3分鐘帶你一次掌握「最完整的美股VTI」! VTI配息、VTI年化報酬率,怎麼看?
■延伸閱讀|【超完整圖文教學】德美利證券TD Ameritrade開戶,9個步驟讓你快速上手!
■延伸閱讀|第一證券Firstrade開戶教學圖解:5分鐘學會!帶你手把手完成Firstrade入金、出金和股息再投入
虛擬貨幣入門
■延伸閱讀|加密貨幣、虛擬貨幣是什麼? 揭秘它如何重塑世界?加密貨幣的種類、特性、風險和應用面
■延伸閱讀|今天虛擬貨幣大跌!1篇文章帶你完整剖析:「真正的幕後黑手是誰?」
■延伸閱讀|虛擬貨幣新聞,為何價格每天都在變? 1次帶你看懂!最全面的資訊懶人包
■延伸閱讀|【虛擬貨幣投資教學懶人包】一次帶你看懂!12種虛擬貨幣投資方式
■延伸閱讀|虛擬貨幣詐騙9大手法:詐騙案例大拆解、詐騙報案怎麼做,都帶你一次看懂!
■延伸閱讀|KYC認證是什麼?從防止洗錢到用戶驗證,1次解析讓你秒懂!
■延伸閱讀|【4款冷錢包+3款熱錢包推薦】教你把加密財富,牢牢鎖住!
■延伸閱讀|比特幣是什麼?比特幣Bitcoin的崛起:如何從0到1 顛覆金融市場!
■延伸閱讀|比特幣詐騙10大手法揭密:教你一眼看穿詐騙者的騙術!
■延伸閱讀|你準備好了嗎?比特幣技術分析:教你洞察市場!預測下1波漲勢!
■延伸閱讀|乙太幣價格走勢,帶你1次看懂!深度剖析乙太幣Ether值得投資嗎?
■延伸閱讀|為何萊特幣Litecoin一直受到關注?看2024萊特幣未來趨勢,就知道答案!
■延伸閱讀|狗狗幣是什麼?馬斯克與狗狗幣未來!Dogecoin是否就是下一個比特幣?
■延伸閱讀|LUNA幣暴跌事件:LUNA幣還有救嗎?LUNA幣與UST?1次深度剖析,是否值得你投資?
■延伸閱讀|一文揭露Pi幣價值:Pi幣是什麼?Pi幣怎麼挖?真的值得你花時間投入嗎?
■延伸閱讀|穩定幣是什麼:你的穩定幣Stablecoin真的”穩定”嗎?隱藏風險你知多少?
■延伸閱讀|USDC是什麼?1次帶你看懂!USDC穩定幣為何風靡全球?
■延伸閱讀|泰達幣USDT是什麼?背後內幕大揭秘!市場上每ㄧ枚泰達幣,真的都等於1美元嗎?
■延伸閱讀|區塊鏈是什麼?從貨幣到醫療,徹底解析如何從0到1改變我們的世界
■延伸閱讀|區塊鏈應用20種:擁抱一個沒有仲介的新世界!
■延伸閱讀|NFT是什麼?從周杰倫NFT40分鐘,賣出1千萬美元的幻想熊談起!
■延伸閱讀|揭密!12種常見的NFT詐騙手法,讓你不再被割韭菜
■延伸閱讀|你準備好投入「NFT遊戲」了嗎? 1次帶你了解:它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!
■延伸閱讀|【GameFi是什麼?】2023年最新:區塊鏈遊戲化金融排行榜,讓你邊玩邊賺錢!
■延伸閱讀|Azuki NFT懶人包:帶你從收藏到投資,解析10000個Azuki的巨大潛力!
■延伸閱讀|無聊猿BAYC是什麼?一張JPG頭貼,為何能夠賣到124萬美金!
股票投資入門
■延伸閱讀|股票入門知識懶人包:新手必看!股票入門知識8大重點教學
■延伸閱讀|新手股票開戶推薦!買股票開戶流程、手續費優惠,4點找到最適合你的證券戶!
■延伸閱讀|10分鐘看懂特別股:特別股是什麼?缺點、股利?與普通股差別?
■延伸閱讀|ETF0050怎麼買?年化報酬率破6%!0050股票成分股?配息日、股利一次看
■延伸閱讀|0056怎麼買?台灣高股息ETF0056股票懶人包:一次看懂股價、股利、成分股及配息次數!
■延伸閱讀|EPS是什麼?EPS(每股盈餘)公式怎麼算?1次讓你擁有最完整的懶人包!
基金投資入門
■延伸閱讀|基金入門|基金是什麼?7大基金分類方式帶你一次了解!
■延伸閱讀|基金怎麼買?基金開戶3大策略、4大基金平台推薦一次看!
期貨交易、選擇權交易入門
■延伸閱讀|期貨是什麼?期貨怎麼買?新手也能看懂的期貨教學,帶你買進第1口期貨!
■延伸閱讀|期貨開戶推薦:期貨、股期、選擇權怎麼買?選對證券商,教你省下手續費!
■延伸閱讀|【台指選擇權教學】選擇權是什麼?解析期貨選擇權、買賣方策略
■延伸閱讀|選擇權=高風險?4種選擇權風險指標,買方、賣方如何避險?
外幣投資、外匯交易入門
■延伸閱讀|2023年最新外幣定存推薦!你必須知道的五大定存技巧,利率輕鬆破3%
■延伸閱讀|10分鐘外匯投資入門!外匯是什麼?外匯交易的匯率、手續費,以及常聽到的外匯保證金又是什麼?
■延伸閱讀|K線怎麼看?K線圖、常見的14種基礎K線及6種K線組合一次看
其他投資類文章
■延伸閱讀|境外投資合法嗎?如何辨別境外投資是否合法?
■延伸閱讀|投資藝術品穩賺不賠?藝術品投資的三大風險
■延伸閱讀|現金流遊戲在玩什麼?台灣適用嗎?
「投資理財新手」常見問題QA
Q1:我是投資新手,應該從何開始?
A1:首先,建立個人的緊急儲備金,通常是你三到六個月的生活費。接著,瞭解自己的風險承受度。最後,可以從讀書、上課或找導師開始學習投資知識。
Q2:我需要多少錢才能開始投資?
A2:其實沒有固定的金額。許多平台和金融產品允許從小額開始,如定期定額投資股票或基金。
Q3:什麼是股票?債券?基金?
A3:股票是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權;債券是你借錢給發行者,在一定期間後他會還你本金並付利息;基金則是眾多投資者的錢集合起來,由專業人士管理投資的金融工具。
Q4:投資最重要的原則是什麼?
A4:分散投資。不要將所有錢投在一個地方,這樣可以分散風險。
Q5:我應該自己投資?還是找理財顧問?
A5:如果你願意投入時間學習且對市場有信心,可以自己投資。
不過,找一個信得過的理財顧問也是不錯的選擇,尤其當你不確定自己的策略時。
Q6:投資會不會很危險?會不會賠錢?
A6:投資有風險,可能賺也可能賠。
重要的是瞭解和管理風險,並選擇合適的投資策略。